2017-10-22-第一次调研记录

第一次调研记录

Posted by 何芷璠&张硕 on October 22, 2017

调研问题(简单框架+深入交流) 一.基础信息类 性别、年龄、职业 二.失眠类型及原因 1.短暂性(阶段性)还是长期性 2.原因(开放题) 学习压力 失恋困扰 挫折打击 神经衰弱 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睡不着 三.目前亲自证明过的有效方法 使用眼罩 使用催眠轻音乐 加大运动量

调研内容整理

刘某(女、20、大学生) 1.环境比较吵,有一点声音都睡不着 2.可能有心事,明明什么都不想,但是就是睡不着。心情因素(莫名的心情) 3.睡眠时间比较规律,白天睡觉晚上就睡不着。

张某(男、22、大学生) 1.心理问题。有一段时间没有什么事情也没有什么压力,精神长期处于亢奋状态。那段时间每天休息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2.习惯性失眠,前面一段时间因为一些事情不得不熬夜通宵做事情,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前期的影响而失眠。一般都会选择听一些比较催眠的音乐,慢慢就会恢复正常。

赵某(女、21、大学生) 1.事情太多,处理不完,心情烦躁。又或者睡前因为某些原因,突然兴奋,导致 失眠。(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解决突然其来的状况) 2.心理暗示,因为一次失眠,每天睡觉的时候都要逼迫自己睡着,可结果往往导致失眠。 3.因为第二天早上有事,心里害怕第二天起不来,又或者心理暗示自己应该早点睡,结果导致失眠。

王某(女、21、大学生)

  1. 阶段性失眠,由于前段时间失恋,经常在入睡之前想念前男友,回忆起以前的一些往事,时常听一些悲伤的歌曲导致难以入睡。常常经过两个小时以上的躺床仍然无法入睡。

赵某(男、18、大学新生)

  1. 阶段性失眠,睡眠情况一直比较良好,但由于高考失败,心理落差过大,难以接受,暑假常常在早晨五点醒来。 调研人群选择(人群选择、典型用户分析)

普遍性失眠人群。(因为一些简单的外界原因而造成的普遍性失眠,一种比较正常的失眠。)以赵某为例,因为工作压力,又或者一些睡前刺激性状况发生,导致内心不能安静,进而失眠。

精神问题失眠人群。(因为一些心理问题造成的)以张某为例,因为心理问题使身体长期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导致陷入一种失眠恶循环。

习惯问题失眠人群。(睡眠习惯导致失眠问题)以刘某为例,她的睡眠习惯是要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稍微的一点声音都能够导致失眠情况的产生。又或者白天睡觉造成的晚上失眠情况。

调研环节分析 前期调研主要是针对普遍的人群,然后发现一些比较有意义、具有很大研究价值的人群。然后再针对这些人群,进行资料了解,列出一些调研问卷的问题(框架就可以),然后进行一些深入式的线下调研(前面几次线下调研的同时,要根据调研结果不断调整问卷结构和具体内容),提出最终的调研问卷,进行线上调研。考虑到线上调研的众多弊端,同时还要继续进行深入式的线下调研,以便保证调研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然后对线上调研的结果和每次的线下调研的内容进行整合分析。最后根据调研结果,展开相关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