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课题平台介绍:(吴晟坪)
介绍wiki课题主页:http://202.38.69.240:8013/
Wiki主页里有成员介绍,大家有个人主页的请链接上去
介绍github :https://github.com/Design-Thinking
Github小组目前还差一位同学
我们的博客:https://design-thinking.github.io/
* 二、结合陈老师会议介绍课题后续研究方向(王艳红)
组长将上回与陈衢清老师交谈后的结果向没去的组员做了一个总结。
我们经过讨论后得出我们当前的方向还是应该定义为解决由于压力大带来的失眠问题。或者更广泛一点说是帮助压力大人群跟舒适睡眠的问题。
由于陈老师也强调了,如今针对缓解压力的方面什么游戏啊,购物啊等等已经有很多人在做了,而且已经做得很好了。而关于睡眠问题的解决方案却不尽人意,但是新兴的一些方法正在涌现,比如现在外国有些初创公司正在考虑制作呼吸引导的方法帮助人们入睡。由于这些想法与我们组之前讨论的结果比较吻合,我们也决定去寻找这样一些综合的方法帮助失眠人群。
至于陈老师最后提到的整个帮助睡眠的产业链:睡眠仓+快销品,我们觉得我们可能只能就整个产业链的关键部分下手。
* 三、任务分工与任务报告
根据与陈老师访谈后结果,组长整理出了一个action item,作为下一阶段我们组的工作指导方针,具体内容为:
何芷璠:问卷还没弄好,收集到反馈后准备分发。 王艳红:调查一下小睡眠的使用人群,得到反馈意见,挖掘优点与不足。 吴晟坪:不应当限于这一款产品,要研究这一类产品共性与不足。同时注意它们是如何将心理学方面知识应用到具体的APP上,如何向消费者表达出核心理念。 张伯伦:我们应该立足于google scholar,要有充足的理论依据支撑产品。认为催眠是玄学。 经讨论,我们觉得的不能像学校一样教条得看文章,应当立足于实践。不管催眠是不是玄学,只要有用的,能够帮助人们睡眠的就是可以使用的。我们要立足于实践去找背后的理论依据,不搞民科,但是不能只立足于那些十分理论尚未有实际应用的知识。
最后决定了如下工作目标:首先一定要了解相关知识。可以结合采访交流一起来。通过对专家采访,了解到相关知识,再去深入研究。同时对现有的一些产品做调研。 至于专家,目前考虑有学校的心里咨询师;美院的那个老师,以及张伯伦说他一个亲戚在深圳的一个医院工作,有相关医师。看看还能不能联系一下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