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的产品定位
第十六次会议
时间:2018-03-26
一、刘翰扬汇报解决方案——从沙漏说起
IDEA:拟物化的计时沙漏
梦幻沙漏灯
如果你喜欢睡觉的时候必须开着夜灯,但又担心因为忘了关灯而造成电力浪费,那这款带照明的沙漏灯将是你最佳的选择。
这款设计新颖的沙漏灯不仅仅是时尚新颖,灯光柔和适合睡眠,最独特的是当上面的沙子全部漏到下方后灯就会自动熄灭。整个沙漏时间大约是15分钟,灯15分钟会自动灭,宁静的夜晚,伴着柔和的灯光入眠,是不是非常美好呢?
受到该类产品启发,我们讨论出方案:
①助眠灯加香薰 → 功能;
②拟物化设计:蜡烛 → 情感;
定制每个人的计划 → 灯光波长、香薰气味
关键问题:如何定制?获取数据?
比如可以根据他的运动量、前一天睡眠时间等制定方案
需要调研更多数据来源
二、计划
三项工作:功能实现(灯光渐变 香薰气味等);设计3D模型,打印产品造型;移动端APP。
分工:思考开发逻辑:采集能够采集到的数据:根据数据来进行控制。
三、存在问题
关于解决帮助用户脱离手机方面的考量:
刘翰扬:放手机必须充电;不放手机的话,就只需要一个开关而已。
四、下一步计划
周四下午确定整个用户流程及其功能。
产品功能细化及分工——从Nox助眠灯说起
第十七次会议记录
时间:2018-03-30
Nox助眠灯
一些缺陷:
1、必须要连着电源线
2、 必须要手机充着电放在床头才能监视睡眠数据。手机需面朝下放在枕头旁才可监测睡眠。
3、实际操作起来感觉并不太友好。宣传视屏中说轻轻拍一下灯就能开关,实际是要使劲向下按才能控制,还不如直接弄个开关按键用的轻松。助眠效果因人而异吧。
4、app上听的喜马拉雅音乐能像该app上自然音乐一样能下载就好了,一关手机就不能听了,毕竟睡觉手机放床边辐射大,这点希望能在app更新时加进去,希望sleepace在设计产品时能多考虑脱离手机功能的开发。
细化流程
根据之前Nox助眠灯等产品及其理论的调查,我们大致决定制作一个蜡烛助眠灯。所考虑的基本功能有:
可以控制浓度的香薰
逐渐变暗的灯光,配合蜡烛拟物化的设计帮助使用者从白天紧张的状态慢慢放松下来,逐渐入睡
收集睡眠各阶段数据,帮助指定入眠计划。目前就是设定灯光熄灭的时间
未来还会加入:
纳入各种助眠音乐频道于APP,帮助入眠,需要考虑自动关机等问题。
产品的定位方向自然是一个失眠人群的社区,集合大众的力量,共同对抗失眠。
关于目前阶段的产品,接下来讨论:
1、 到底怎样标志着这个产品开始工作
2、 关于需不需要手机无线充电的讨论:
谷:无线充电是一种潮流。很多人习惯晚上睡觉给手机充电。
何:不太确定
锋:没必要每天晚上在床上放一个无线充电器。连着线的不是变成有线么。
助教:不用太纠结。第一代可以没有。辅助功能。
刘:可以将开关更加设计的拟物化一点。比如实际点蜡烛的动作。
3、 产品的外观、打开的交互方式、数据的收集方式与评估方式。基于仿真、灯光的熄灭、灯光的波长。
4、 沟通任务明确。安大寻找产品造型、画草图、建模。
5、 找到日常数据、已什么样的标准定制。
6、 用什么方式越来越暗。
7、 下次开会时间——下周二碰一次。
8、 内部自己分工。安大负责产品外形设计,科大这边负责产品技术方面设计。
产品初步原型
第十八次会议
时间:2018-04-03
关于外型和功能设计
我们基本确定了产品的外型和所有的功能,画出了设计图纸:
关于灯光的设计讨论
目前决定按时间从上往下熄灭。考虑采用LED灯,逐个熄灭。但是注意自动调光功能是线性自控实现,非PWM调制。PWM调制效率只有80%,其产生的电磁干扰,影响减光时对大脑的暗示作用。
想要实现灯光逐渐从上往下消失的功能,有明暗分界线
为了贴合主题最好能有暖光源。采用夏天冷光源,冬季暖光源。
采用 550-750nm 特定波长的红橙色灯光,由于褪黑素对橙光也比较敏感,可以考虑采用550-577nm的纯黄色光源
助眠波长理论基础
生物钟是人体内的一个天然时钟,它以24小时为一周期,其精确度可达1%,每天的误差不超过5分钟。人体的活动时序,由生物钟来控制。人体生物钟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由松果体来“指挥”。松果体是脑内一个碗豆大的腺体,分泌的激素叫松果体素(也叫褪黑激素)。
松果体分泌松果体素的周期受环境光照强度的影响。
光线通过两条途径作用于人体:原发性视束负责调节视觉感知和视觉反应,而视网膜—下丘脑束则负责调控昼夜节律、内分泌和神经行为功能。
随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表明,视网膜—下丘脑束对波长范围大约459-485nm的光线刺激最为敏感。而蓝光的波长则在435-480nm范围之间。因此,蓝光的效能最大。
为什么蓝光具有这种效能?
蓝光重置昼夜节律的能力不是蓝色本身所固有的,任何一种色彩的光感受器都能演变为视交叉上核可接收的信号。但蓝光则比其他可见光更容易穿透身体表面的皮肤——生命(和光感受器)第一次发生进化的地方。光线透过视网膜到达下丘脑的视束交叉上的神经核,进而转化成特定信息传抵松果体。松果体便会提高或降低松果体素的分泌。夜晚来临时,松果体释放出松果体素:使体温下降,心跳速度减缓,身体处于放松状态。血液中的松果体素浓度在凌晨l-5时达到一天中的峰值。随着曙光渐露,松果体素的分泌量逐渐降低。
年龄愈大,受到光的干扰,影响睡眠的的几率愈高。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灯大部分LED灯具蓝光溢出,伤害眼睛,扰乱睡眠。
凡发出刺眼的如冷白、高亮白光带蓝光色的就会危害人的眼睛,其它虽不带蓝色的正白、暖白也是“富蓝化”的照明,将影响人们的昼夜节律(生物钟)。
起夜,是人人难以免除的事。憋尿、小孩哭闹、电话铃响、敲门…,你不得不开灯去应对。在黑暗中摸索灯的开关,黑暗中的瞳孔会放大,尽量收集更多的光,以便目标看得更清楚;此时,突然启亮灯光, 突亮的蓝光直刺放大了的瞳孔,瞳孔就得马上缩小…。实际上蓝光已向大脑发送了不能睡觉的信息,指令褪黑素停止分泌…,脑活力迅速恢复。
参考资料:Practice Parameters for the Clinical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Circadian Rhythm Sleep Disorders
入睡时间设定
20分钟,是人上床入睡的时间标准
APP界面功能讨论
1、采集到的前一天睡眠数据和运动量的数据显示。
2、所连接到的监控设备的管理页面
3、今晚睡眠计划的制定显示。规定8:00~凌晨1:00为定制睡眠计划的时间,用户可自行设定,在这时间之外显示的是昨天的睡眠计划。
任务分工规划
1、灯光冷暖变化 光亮变化方法寻求
2、分界面问题
3、APP的开发逻辑,哪些数据采集,以及如何综合处理